- Frank Lee的中醫學習週誌
- Posts
- 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31123-W47)第11期
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31123-W47)第11期
本期內容:知識點11 - 治虛有三本

每天閱讀五分鐘的中醫,然後去體驗世界的種種吧!
🎯前言
各位熱愛中醫學習的夥伴大家好,這是第十一期學習週誌。也恭喜大家積累到第十一週啦!
我是這份學習週誌的撰稿人Frank Lee。這一期要來跟大家介紹《理虛元鑑》這本書裡面的一節「治虛有三本」。參考的段落源自笈成,大家看過後若有興趣看其他段落,可以到笈成網站上參看喔!
一樣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佳句:
習慣改變的聖杯並非單一一次百分之一的進步,而是上千次的累積。一連串原子習慣堆疊在一起,每一個都是整體系統的基本單位。
一開始,小進步或小改善可能看似毫無意義,因為很容易被系統的重量沖掉。就像一枚硬幣不會讓人致富,一個正面改變,例如每天靜心一分鐘或閱讀一頁書,也不太可能造成值得注意的差別。
然而,當小改變持續層層疊加,人生的天秤就會開始傾斜。每一次的進步或改善都像在天秤正面的那一端放上一粒沙子,慢慢讓事情倒向對你有利的那一方。若能堅持下去,最後,你會抵達一個轉捩點。突然間,堅持好習慣變得輕而易舉。系統的重量不再對你不利,而是為你所用。
在這整本書裡,我們讀到數十位頂尖人士的故事:奧運金牌得主、獲獎的藝術家、企業領導人、拯救人命的醫生和喜劇明星都運用微小習慣的科學,來精通自身技藝,躍上所處領域的頂峰。本書提到的所有個人、團隊及公司面對的狀況不同,但最終都以相同的方式成長:致力於持續不懈地創造微小的進步或改善。
成功不是一個拿來達成的目標,或是一條拿來越過的終點線。我在第一章提到:「如果你覺得改變習慣很難,問題不在你,而在你的系統。惡習一再復萌,並非因為你不想改變,而是因為你的系統不適合改變。」
這份電子報,也是基於這樣的觀點,在中醫學習方面,希望能夠持續不懈地創造微小的進步或改善。
祝大家臨床常樂,本期閱讀與學習愉快!
231123. Frank Lee.
👉🏼知識點11-治虛有三本
|
|
👉🏼臨床診斷切入要點
👉🏼本期電子報小結
本期電子報,也呼應了第一期虛勞咳嗽的出典,以及第二期肺病的生理病理。也歡迎大家複習與參看。希望藉由每週四提供一個知識點的逐漸構建與積累,讓大家在臨床治療上逐漸對於虛勞疾患有一個臨床圖譜與樣貌。
祝大家臨床常樂,本週學習愉快!
231123.Frank Lee.
請填寫問卷回饋意見,協助我繼續調整電子報內容!謝謝大家的回饋與填寫,讓我後續調整電子報的動力。
如果想要針對今天的主題討論,也歡迎加入Discord討論平台:
感謝您支持電子報的運作~
**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,目前維持電子報發送平台一年的經費已募得約95.24%,感謝大家的鼓勵!
如果您喜歡電子報內容,歡迎您以贊助一杯咖啡的方式支持。您的支持將幫助我繼續提供優質的寫作,並支持平台的營運。謝謝您的鼓勵與陪伴!👇🏻👇🏻👇🏻
👉🏼延伸閱讀
內經篇章的虛勞相關條文
形不足者,溫之以氣,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。 《陰陽應象大論》
帝曰:陰虛生內熱柰何。歧伯曰: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。《調經論》
人飲食勞倦即傷脾《本病論》
陽氣者,煩勞則張,精絕辟積,於夏使人煎厥。《生氣通天論》
故飲食飽甚,汗出於胃。驚而奪精,汗出於心。持重遠行,汗出於腎。疾走恐懼,汗出於肝。搖體勞苦,汗出於脾。故春秋冬夏,四時陰陽,生病起於過用,此為常也。《經脈別論》
勞所傷:久視傷血,久臥傷氣,久坐傷肉,久立傷骨,久行傷筋,是謂五勞所傷。《宣明五氣》
勞則氣耗《舉痛論》
目者,五藏六府之精也,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,神氣之所生也。故神勞則魂魄散,志意亂。《大惑論》
Substack可能會作為電子報平台的第二備份,以及可能不定期的相關學習資源發布(podcast可能規劃中)。如果您未來還想要持續閱讀週誌或者收到相關學習資源的話,請您按以下Substack頁面進行訂閱:
中醫的眼睛,學習觀看。
中醫的耳朵,學習聆聽。
中醫的心,學習發現生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