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023-W37週)第2期

本期內容:血證論的肺臟生理與病理觀點。

🎯前言

各位熱愛中醫學習的夥伴大家好,第二期學習週誌又跟大家見面了!感謝大家上期的投票與回饋意見,讓學習週誌能夠持續調整與改良。我是這份學習週誌的撰稿人Frank Lee。

先跟大家分享一句書摘:

「..真正的快樂應該是在學習研究中,每天都能真真切切體會到一點一滴進步的那份踏實感覺。中醫是成型於先秦時期的傳統醫學體系,以文獻為載體流傳至今,所以文獻研究是繼承發揚中醫傳統的根本.....」

— 《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集注》(張雷編著)之序·牛淑平

這份電子報希望在日常浮生,快速地變動環境之下,帶給大家每週積累一點一滴進步的知識點。希望能促成學習分享的正循環。

雖然每週一個知識點的想法很美好,但實際就是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,那麼究竟要怎麼形塑,或者構成一個知識點?累積知識點的方式,有沒有更明確的作法?上期的小柴胡湯治療虛勞型咳嗽,這週我們必須要再往更基礎的肺臟生理病理求索,將構成肺病治療的底蘊生理病理圖譜展開。

230914. Frank Lee.

📖本週知識點2-血證論的肺臟生理與病理觀點

肺為乾金。象天之體。又名華蓋。五臟六腑。受其覆冒。

凡五臟六腑之氣。皆能上熏於肺以為病。故於寸口肺脈。可以診知五臟。肺之令主行制節。以其居高。清肅下行。天道下際而光明。1故五臟六腑。皆潤利而氣不亢。莫不受其制節也。

肺中常有津液。潤養其金。故金清火伏。

- 若津液傷。則口渴氣喘。癰痿咳嗽2

水源不清。而小便澀。遺熱大腸。而大便難。3

金不制木。則肝火旺。火盛刑金。則蒸熱喘咳。吐血癆瘵並作4

本文學習重點:

  1. 這裡除了有談到手太陰肺經的脈可以候五藏氣(出自於內經的《五藏別論》),在實際上臨床應用時,我們也可以在右手的寸部脈象考察肺臟的氣津布化的能力是否充足。

  2. 這裡可以對照金匱要略的《肺痿肺癰欬嗽上氣病脈證治》一節,思考肺癰、肺痿等相關處方。

  3. 身體內部循環的津液不足時,在泌尿系統的反應表現就會小便短少。當津液不足,熱化影響消化系統時,就會造成排便困難。

  4. 如果病機朝熱化的方向偏傾,甚至影響到東升動力分配的異常,導致過多,而表現成蒸熱、喘咳、吐血、癆瘵。

😇臨床思路考辨

  1. 這段看起來雖然很短,但實則蘊藏了臨床思路對於肺病的生理病理邏輯推論的思路大綱。我們可以先注意這兩段話:「凡五臟六腑之氣。皆能上熏於肺以為病。」「故五臟六腑。皆潤利而氣不亢。莫不受其制節也」第一句話強調的是五臟六腑能夠往上影響到肺,第二句話強調的是肺也能夠往下影響到五臟六腑的功能

  2. 「凡五臟六腑之氣。皆能上熏於肺以為病。」這句話的概念,可以呼應素問的《咳論》。在學生時期,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:「五臟六腑,皆令人咳。」有沒有更具體的例子?其實有的,在王好古先生的《此事難知》曾經補了處方與發揮。

    這張圖是將臟腑並列,依照四季的生理模型排列。

  3. 「故五臟六腑。皆潤利而氣不亢。莫不受其制節也」當氣津分佈全身正常,五臟六腑依此物質基礎運作才因此正常,才不會有熱化的問題。從這個觀點來看,肺的制節就好像比較高位,對下游氣津的布散運化有決定的要素。

  4. 就臨床的觀點,什麼東西會影響氣津的布化,就是我們診斷評估的重點。舉例:

    1. 少喝水。影響氣津生成的來源。

    2. 少運動。影響身體循環系統的運作灌流效率減緩。

    3. 過度運動,發汗,泡三溫暖,太常吃辛熱之品。

    4. 過度通便,瀉劑,腹瀉。造成水分重吸收困難。

    5. 食物的影響,太補的東西,或容易讓血液濃稠之品。會造成津液布化困難,甚至熱化。

🤩典籍處方鑑賞

四一、太陰伏暑,舌赤口渴汗多,加減生脈散主之。

此邪在血分而表虛之證也。

加減生脈散方(酸甘化陰)

沙參(三錢) 麥冬(二錢) 五味子(一錢) 丹皮(二錢) 細生地(三錢)

水五杯,煮二杯,分溫再服。

溫病條辨

📚每週一書推薦

這週要推薦給您的書籍是:臟腑真原(張效霞著),華夏出版社

“肺為水之上源”,可能首見於汪昂《醫方集解》清暑益氣湯的注文:「肺為水之上源,火旺克金,則金不能生水。」林佩琴亦曰:「肺為水之上源,主氣。此症水阻氣分,以肺不能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故溢則為水留而為脹。」

臟腑真原,張效霞,P269

🖍️肺脹條文小測驗

如果你覺得學習週誌的服務不錯的話,也歡迎您贊助我一杯咖啡,讓我能持續維持在電子報平台運作寄發服務,持續提供學習週誌的撰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