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808-W32)第44期

本期內容:慎柔五書28 - 五苓散的用藥意解與不換金正氣散

👉🏼本期前言

大家早安,本期為 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808-W32)第44期,這期我們繼續閱讀《慎柔五書》的段落。目前預計本週刊發行期數52期。

本週佳句跟大家分享:

秉持實驗的思維,如果你推出的產品反應不如預期,這並不代表失敗或災難,它不過是可以幫助你改進戰略、更加了解目標市場的另一個知識點。

如果你的目標是發展一段有意義的關係,那麼你的知識點收集過程可能包括約會、參加社交活動和接觸新朋友。抱著實驗的心態,如果第一次約會之後沒有下文,或是一段友誼沒有開花結果,都不意味著失敗,它們都只是幫助你了解你和誰對盤的另一個知識點。

任何失敗都不只是失敗而已,而是一次嘗試新事物的邀請。

《高效原力》
  • 這一段也讓我頗有感觸,特別是這次嘗試寫電子報的過程,也是一種嘗試新事物的邀請。隨著每週利用零碎時間,要很自律的推進一些內容,與思考這週的內容安排,都算是學習週誌電子報過程中,收穫很多的經驗。

👉🏼慎柔五書本文28- 五苓散的用藥意解與不換金正氣散

五苓散為四、五、六月時令之藥,(五苓散非可常服之藥,令人畏發散而喜利小便,其禍甚大。蓋人之病,從毛竅來者十九,即從呼吸入者,亦借發散之功以鼓動陽氣,俾得吐故納新。若利小便,必病從下而上及飲酒飲水得之者可耳!過用即傷膀胱元氣,三焦下陷不可復元矣,曾屢見之。1

蓋濕熱盛,則三焦氣不清,上咳、中滿、下瀉等症作矣。

豬苓清上焦,茯苓清中焦,澤瀉清下焦,恐濕熱盛而不化,故用白朮以健脾。

陽氣不到,則濕不去,譬如日所不照處,地不易干,用官桂之辛升至表,引表之陽氣入里,里得陽氣,而濕即行2

此方可升可降可吐。

欲吐,先煎前散冷服,次飲熱湯一碗,即吐;欲利小便,溫飲;欲發汗,熱飲3

時至初秋,陽氣下墜,因夏初之濕熱,尚在胸中,而有痞滿不寬之症,須用不換金正氣散4 以去濕,濕去則金清,金清則降下之令復,譬如主人久不在家,家中穢汙所塞,須掃除穢汙心俟主人回之意。

  1. 這裏對五苓散的評價,還是有是證用是藥,沒有經過診斷,其實任何處方都沒有所謂可以常服的。

  2. 這一節可以作為作者對於五苓散的用藥意解。

  3. 這邊補充了透過服法的改變,來調整五苓散升降的作用。存參。

  4. 〈不換金正氣散〉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,見下方補充。

治四時傷寒,瘴疫時氣,頭疼壯熱,腰背拘急;五勞七傷,山嵐瘴氣,寒熱往來,五膈氣噎,咳嗽痰涎,行步喘乏;或霍亂吐瀉,臟腑虛寒,下痢赤白,並宜服之。

厚朴(去皮,薑汁製) 藿香(去枝、土) 甘草(爁) 半夏(煮) 蒼朮(米泔浸) 陳皮(去白)

上等分為銼散。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棗子二枚,煎至八分,去滓,食前稍熱服。

忌生冷、油膩、毒物。

若四方人不伏水土,宜服之。常服能闢嵐氣,調和脾胃,美飲食。

👉🏼本期電子報小結

何謂「五勞七傷?」我們看一下《諸病源候論》的定義:

夫虛勞者,五勞、六極、七傷是也。

五勞者:一曰志勞,二曰思勞,三曰心勞,四曰憂勞,五曰瘦勞。
又,肺勞者,短氣而面腫,鼻不聞香臭。
肝勞者,面目乾黑,口苦,精神不守,恐畏不能獨臥,目視不明。
心勞者,忽忽喜忘,大便苦難,或時鴨溏,口內生瘡。
脾勞者,舌本苦直,不得嚥唾。
腎勞者,背難以俯仰,小便不利,色赤黃而有餘瀝,莖內痛,陰濕,囊生瘡,小腹滿急。

六極者,一曰氣極,令人內虛,五臟不足,邪氣多,正氣少,不欲言。
二曰血極,令人無顏色,眉發墮落,忽忽喜忘。
三曰筋極,令人數轉筋,十指爪甲皆痛,苦倦不能久立。
四曰胃極,令人酸削,齒苦痛,手足煩疼,不可以立,不欲行動。
五曰肌極,令人羸瘦,無潤澤,飲食不為肌膚。
六曰精極,令人少氣吸吸然,內虛,五臟氣不足,發毛落,悲傷喜忘。

七傷者,一曰陰寒,二曰陰萎,三曰裡急,四曰精連連,五曰精少、陰下濕,六曰精清,七曰小便苦數,臨事不卒。
又,一曰大飽傷脾,脾傷,善噫,欲臥,面黃。
二曰大怒氣逆傷肝,肝傷,少血目暗。
三曰強力舉重,久坐濕地傷腎,腎傷,少精,腰背痛,厥逆下冷。
四曰形寒寒飲傷肺,肺傷,少氣,咳嗽鼻鳴。
五曰憂愁思慮傷心,心傷,苦驚,喜忘善怒。
六曰風雨寒暑傷形,形傷,髮膚枯夭。
七曰大恐懼,不節傷志,志傷,恍惚不樂。

《諸病源候論》

綜觀《諸病源候論》的條文,可以說是用五、六、七為整理單位的虛勞症候群。這邊可以一邊閱讀條文,一邊參考自己有沒有相關的驗案,會更好理解這些記述的整理。要對條文要更有印象的話,要學習舉例,或者對照自己是否有相關的驗案或經驗。

如果大家在閱讀上,有聯想到什麼想法與問題,也可以在難度或內容回饋處留言喔!我也另外創了一個FB的留言區,方便給大家一起討論與學習中醫。

感謝大家的一同閱讀與參與!我們還剩下最後八期:D

也祝福大家父親節快樂!

240808.Frank Lee.

中醫的眼睛,學習觀看。

中醫的耳朵,學習聆聽。

中醫的心,學習發現生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