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613-W24)第36期

本期內容:慎柔五書21 - 三個驗案的討論

👉🏼本期前言

大家早安,本期為 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613-W24)第36期,這期我們繼續閱讀《慎柔五書》的段落。目前預計本週刊發行期數52期。

本週佳句跟大家分享:

「資源則有很大的不同,因為學習和探索新事物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活動。在很多情況下,你也許會想跟其他人分享心得──針對你正在撰寫的文章獲取回饋意見、和同樣在學習某項技能的同事交換心得,或者向正在遊覽你去過的城市的朋友推薦餐廳。 因此,我建議你把資源資料夾視為「預設可共享」。如此一來就可以隨時與他人分享某份文件(或甚至整個資料夾),而無需事先檢查文件中是否包含任何個人資料。」

《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》
  • 學習把自己讀到有收穫的東西,分享出去。這是我寫電子報的體會。

  • 當然過程中,可能會有冒牌者效應,或者完美主義來阻礙自己的進度,但這些都是內心需要面對的某些功課。

  • 像固定輸出書寫電子報也是一種為期一年的實驗,在自己日常的作息下,想看看自己能否固定整理與輸出一些東西呈現給大家。

  • 也常常受益於大家的回饋,也給了我繼續寫作下去的動力。

👉🏼慎柔五書本文21- 三個驗案的討論

病人久虛,內有宿積舊痰,用參、朮補之,久乃吐出臭痰,或綠色痰,當不治。蓋積之久,而脾胃虛極不運,故郁臭耳。

(此症有因蠻補而然者,或可治,或不治,須別視見證決之。)1

一人常夢遺,診其脈,關中有動脈如大豆圓,此痰凝中焦,幸夢遺,免鼓症。

(夢遺之道甚多,而總歸於心肝二氣之下陷。但有下虛而陷者,有脾虛而陷者,有心肝自虛而陷者,有外感遏制肺與膀胱之氣而陷者,有痰涎遏制脾胃之氣而陷者,各以其脈與兼證別之。2

關動如豆,胃有死血也。曾見夢泄人,舌心如錢大光滑無苔,即同此診。3

且寸尺俱不起,補中加茯苓、半夏、石菖蒲,亦一升一降之道也。

一人久悲鬱,先前五、六月倦甚,尋得癡症,只以手空指,人問為何?曰:我欲言而不能也,(欲言屬心,不能屬腦,腦絡有痹而然。)診其脈,二尺微而不起,二關洪緩,此陽鬱而不能升不能降也。4

用二陳湯加人參,以開瘧助脾,益以升、柴助陽,石菖蒲、遠志、赤茯苓以利濕降痰降火,四劑即安,緩服丸劑而愈。

  1. 這裏如果吐出臭痰或綠色痰,可能要考慮肺癰篇的處方與作法,譬如:

    1. 欬而胸滿,振脈寒,數,咽乾不渴,時出濁唾腥臭,久久吐膿如米粥者,為肺癰,桔梗湯主之

    2. 《千金》葦莖湯:治欬有微熱煩滿,胸中甲錯,是為肺癰。

  2. 這裡提到夢遺的原因,整體跟「心肝二氣下陷」有關,進一步細分原因的話,還有:

    1. 下虛而陷

    2. 脾虛而陷

    3. 心肝自虛而陷

    4. 外感遏制肺與膀胱之氣而陷者

    5. 有痰涎遏制脾胃之氣而陷者

      也就是說,下陷是結果,而誰(病機)導致下陷,要靠醫師去診斷發現其脈證。

  3. 這裡有一個觀察的案例:關動如豆,胃中有死血,舌診:舌心如錢大光滑無苔。

    1. 最近有一個長期肩膀痠痛的患者(自訴有久傷),關部表現即如凝聚的短脈,微動,用血府逐瘀湯一週後有明顯佳效

  4. 本例可以跟這一個案例互參。

    1. 濕著化熱導致的長期口乾

👉🏼本期電子報小結

以「水所從行」的病理主要判斷邏輯,有三:

  1. 找出誰妨礙了流動要能辨認與診斷「誰」(病理產物的認識與性質→造成某種病理狀態)

    1. ex. 胸痹、黃汗、痰飲、風水等

  2. 確認發生障礙的地點

    1. 要能確認與診察病位(三陰三陽、胸中、心下、脅肋等)

    2. 透過條文所提示的病候症狀來推論可能的病位(ex.胸痹、黃汗的表現)

  3. 以怎麼樣的方式來解開這個地點的障礙

    1. 學習與熟悉治療文本的處方例,依照該患者的病況適切診斷,選擇相應的處方能夠處理該病位的病理產物

    2. 譬如傷寒金匱的處方例,或者溫病條辨提供的處方例

以上述的邏輯,來分析今天的第一個案例,請GPT4o幫忙拆解,結果如下:

病人久虛,內有宿積舊痰,用參、朮補之,久乃吐出臭痰,或綠色痰,當不治。蓋積之久,而脾胃虛極不運,故郁臭耳。

1. 找出誰妨礙了流動:

- 病人有久虛的情況,內有宿積舊痰。這表明舊痰在體內積存已久,形成病理產物。

- 用參、朮補之後,病人吐出臭痰或綠色痰。這些痰的特徵(臭痰、綠色痰)顯示病理產物的性質。

2. 確認發生障礙的地點:

- 病理產物積聚在脾胃,導致脾胃虛極不運。

- 由於脾胃的虛弱,無法有效運化痰濕,導致郁積成臭。

- 若病人吐出臭痰或綠色痰,可能需要考慮肺癰,病位在肺。

3. 以怎麼樣的方式來解開這個地點的障礙:

- 針對此病例,因病人脾胃虛極且有久積之痰,單純用補益之法無法完全解決問題,需考慮針對痰積和脾胃虛弱同時進行治療。

- 若考慮肺癰,可參考以下處方和作法:

- 咳嗽且胸滿,脈寒,數,咽乾不渴,時出濁唾腥臭,久久吐膿如米粥者,為肺癰,可用桔梗湯。

- 《千金》葦莖湯:治療咳嗽伴有微熱煩滿,胸中甲錯,是為肺癰。

- 針對脾胃虛弱和痰濕郁積的具體情況,可以選擇健脾化痰的處方,如二陳湯加減,結合參、朮等補益之品。

- 在治療中應注意患者整體體質的恢復,逐步調理脾胃功能,避免過度補益而加重痰濕郁積。

這樣的治療方法能夠針對病人的具體病理狀態進行調理,期望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這樣是不是更清楚了呢:D 祝福大家本週學習愉快!

240613.Frank Lee.

請填寫問卷回饋意見,協助我繼續調整電子報內容!謝謝大家的回饋與填寫,讓我後續調整電子報的動力。

中醫的眼睛,學習觀看。

中醫的耳朵,學習聆聽。

中醫的心,學習發現生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