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Frank Lee的中醫學習週誌
- Posts
- 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502-W18)第31期
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502-W18)第31期
本期內容:慎柔五書16 - 久病服寒涼克伐過多導致的影響
👉🏼本期前言
大家早安,本期為 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502-W18)第31期,這期我們繼續閱讀《慎柔五書》的段落。
本週佳句跟大家分享:
平安是針對所有自相矛盾的目標、荒謬的旅程、狂熱而空虛的追求,以及徒勞無功的努力,所給的一個答覆。
這句話剛開始在閱讀的時候,我關注到的是後面提示的幾個項目:
自相矛盾的目標
荒謬的旅程
狂熱而空虛的追求
徒勞無功的努力
對照自己的生命經驗,去思考其中的意義的話,如果其答覆是「平安」的話,會有一種寧靜的感受。
學習大概也是這樣,每週整理一些事情,閱讀一點材料,逐漸地,學習過程中的「踏實與平安」,自然會答覆我們。
👉🏼慎柔五書本文
凡久病服寒涼克伐過多,以致三陽氣衰,致痰凝氣滯1 ,以調元之劑治之。 陽氣一動,則少陽先升,少陽欲先出,前有太陽,後有陽明,遏截不能伸,少陽之氣至太陽,太陽與之並則寒,與陽明並則熱2 ,遂成寒熱瘧狀,非真瘧也。 其太陽氣達,遂有傷風之狀,鼻塞、惡風寒之症見矣。 陽明氣達,則有作瀉之症3 。 此時正當調脾補元,分頭施治4 ,則舊病盡脫矣。 (此條開人神智不少。) 凡服寒涼克伐之過,遂成血凝氣滯,用溫補之劑,其痰決行,脈氣漸和,須預言將來或有凝血少許。此乃通經,氣壯而血行也。(此可悟葉天士久病通絡5 之義。) |
|
👉🏼本期電子報小結
先了解生理,再從生理的基礎上,思考病理的狀況,就會比較容易理解。
三陽氣充
三陽氣本來就是要充足的,不充足,就會各自反應其所相關病情,譬如太陽之為病,陽明之為病,少陽之為病的種種表現。
誰會影響「三陽氣」,而導致輸布的不流暢
譬如本文所談的「久病服寒涼克伐過多」,第一個是時間過久,第二個是「寒涼」沒有適度,第三個是影響機體的時間/劑量/作用「過多」
三陽氣不充之後,導致的進一步病機演變「痰凝氣滯」,再久一點,會影響到血的流動,變成「血凝氣滯」
「痰凝氣滯」→應對策略:調脾補元,分頭施治
「血凝氣滯」→應對策略:溫補之劑,
預測與衛教:其痰決行,脈氣漸和,須預言將來或有凝血少許
參考醫家:葉天士,久病通絡的理論
一樣,在上述的脈絡下,是否大家能夠補入曾經讀過的相關片段或者自己的臨床案例呢?
祝福大家本週學習愉快!我們下週再見!
240502.Frank Lee.
請填寫問卷回饋意見,協助我繼續調整電子報內容!謝謝大家的回饋與填寫,讓我後續調整電子報的動力。
這個網站備份過去與未來相關演講的錄影,也提供大家參考。
中醫的眼睛,學習觀看。
中醫的耳朵,學習聆聽。
中醫的心,學習發現生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