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425-W17)第30期

本期內容:慎柔五書15 - 宗氣反聚

👉🏼本期前言

大家早安,本期為 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425-W17)第30期,這期我們繼續閱讀《慎柔五書》的段落。

本週佳句跟大家分享:

這是必然的,因為世界上的事物遠多於你自己的事物,所以你必須謹慎看管自己有限的資源。觀看是相當艱鉅的事情,你必須挑選該看的東西,其餘的就放開吧。

《生存的十二項法則》p115
  • 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,加上生成式AI的崛起,資訊已經多到人工智慧比人類還懂更多。可是即便如此,我們還是要理解與承認,我們沒辦法看完所有的書。

  • 所以我們必須謹慎地看管我們有限的資源,譬如注意力與時間。因為時間這項資源只會越來越少,而隨著年紀增長,我們注意力維持的能力又可能逐漸縮短。

  • 因此我們必須謹慎地管控我們的注意力,投資在我們想要栽種的屬於個人意義的花園裡。

👉🏼慎柔五書本文

凡虛損,肺脈大,氣喘,下部脈弦細弱微,此皆陽上越而不降,內寒外熱,上熱下寒之症,用人參一錢,桂制白芍一錢,乾薑三分,半夏一錢,五味子十五粒,甘草生炙二分,使溫中內收,陽氣降下1

(虛損氣喘:有氣痹,有氣越。

氣痹有清濕外侵,有衛陽內陷;

氣越有內寒格熱,有陰虛陽泛2

陽陷寸脈短弱,而邪侵反弦緊;

陽泛寸浮散,而格熱反洪實,以純虛與夾實之故3

純虛可任補斂,夾實有溫宣、溫降諸法,未可專任補斂4,其吉凶全視尺脈有根、無根,相稱、不相稱以決之。何者5

純虛肺氣弱,夾實肺氣困,補斂固以振弱,亦以增困6,上焦氣閉,三焦大氣舉為其所吸攝,不得動轉順降,所謂宗氣反聚也7

氣化不通,升降不續,喘逼反甚8,故治法須有以開為斂、以降為補之妙用。)

  1. 這裡談到一個驗方組合,稍微整理一下:

    1. 病:虛損 (陽上越而不降,內寒外熱,上熱下寒)
      脈:肺脈大,下部脈弦細弱微
      證:氣喘

    2. 建議處方組合:
      人參一錢,
      桂制白芍一錢,
      乾薑三分,
      半夏一錢,
      五味子十五粒,
      甘草生炙二分

  2. 將這一段註解一步一步拆解會比較好了解行文者的想法。

    1. 虛損氣喘可以分成兩類:

      1. 氣痹

        1. 清濕外侵

        2. 衛陽內陷

      2. 氣越

        1. 內寒格熱

        2. 陰虛陽泛

  3. 這裏談到脈理變化的要素:

    1. 陽陷寸脈短弱(如果陽氣下陷,會使寸脈短弱)

      1. 邪侵反弦緊(在前述的狀況,遇到邪氣入侵,反而會變成弦緊脈

    2. 陽泛寸浮散(如果陽氣泛散無法收斂,寸部表現的是以浮散為主)

      1. 格熱反洪實(若在前述基礎下發生格熱的狀況,脈則會轉洪實)

    3. 會有這樣的表現,就是由於病機是純虛,或者是夾實的緣故。

  4. 如果是純虛的狀況(指陽陷或陽泛的狀況),治療計畫設計是「補斂」,如果是夾實的狀況,治療計畫設計是「溫宣」、「溫降」諸法。

  5. 此處強調與尺脈比較(有根、無根,相稱、不相稱)的診斷重要性,後段提出理由

  6. 如果因為純虛的狀況,肺氣弱,補斂可以振弱;但如果「肺氣弱」夾實,包含「肺氣困」的話,這時候用「補斂」法,雖然可以「振弱」,但也能「增困」,導致「宗氣反聚」的現象。

  7. 「宗氣反聚」在描述的病理現象:「上焦氣閉,三焦大氣舉為其所吸攝,不得動轉順降」,意思就是由於上焦的氣通路已經不通了,如果這時候在用溫補斂散之法,將三焦大氣先舉,而補斂法又能夠「振弱」,但這時候雖然「為其所吸攝」,但結果卻沒有如預期順降,而是「不得動轉順降」

  8. 上述導致的結果,反而會更喘。(喘逼反甚)

👉🏼本期電子報小結

碰到類似的段落,心智圖法是一個很好的整理策略。

只要有碰到夾實的狀況,要考慮調整治療計畫。

給大家一個思考練習,你是否能夠在上述的脈絡下,補入曾經讀過的可能可以處理的處方呢?

祝福大家本週學習愉快!我們下週再見!

240425.Frank Lee.

請填寫問卷回饋意見,協助我繼續調整電子報內容!謝謝大家的回饋與填寫,讓我後續調整電子報的動力。

Substack平台未來是發佈不定期的中醫相關整理,如果您有興趣的話,請您按以下Substack頁面進行免費訂閱:

中醫的眼睛,學習觀看。

中醫的耳朵,學習聆聽。

中醫的心,學習發現生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