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229-W09)第22期

本期內容:慎柔五書8 - 四君子湯

你今天讀中醫了嗎?

🎅 前言

各位熱愛中醫學習的夥伴大家好,我是這份學習週誌的撰稿人Frank Lee。

這是第21期學習週誌,這期是2024年的第9週。

目前正在閱讀《慎柔五書》,目的是每週會將著作的內容+自己閱讀的摘要,想到的重點與臨床相關筆記寫給大家參考。也歡迎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,如果有什麼想法的話,可以回饋在意見欄裡面。

上期談到的是「右關緩如果有力或無力的狀況,要怎麼推論」,有同學回饋只有靠脈推論,是不是不太妥當。其實臨床實務上,就是要把你會的各種診法與觀察,都要放進來你的診療流程比較好,醫書作為實用性質的臨床指導手冊,都只能記錄一個側寫的面向而已。這就是為什麼,譬如我們談到「參苓白朮散」,還是要回去翻一下原典,看看他原來創方有什麼樣的想法與症候,會讓我們更好的學習與使用。

👉🏼慎柔五書本文


右關緩有力,緩則為濕,又寸尺弱者,用補中湯加赤茯、苡仁。蓋補中補寸弱,赤茯、苡仁行中焦濕,又能使中焦之氣下行,而尺脈自和。
右關緩無力,用參苓白朮散加黃耆,以補上而益下。

凡在右,以四君子湯1加減

  • 欲上,用黃耆︔

  • 欲下,赤苓、苡仁。

在左,以四物湯調理。

若左寸洪有力,加木通、黃連、赤苓之類。

  • 蓋木通瀉小腸火,小腸為心之腑,黃連瀉心,赤苓者,赤入丙丁也。

  1. 四君子湯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,相關條文摘要在後段給大家參考。

    1. 這邊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加減,並且可以看到慎柔也有用藥來調整氣機升降的觀點。

    2. 在右(延續前文的話,應該是指右關)考慮四君子湯

    3. 以我個人的經驗的話,雙關脈濡弱無力,才會考慮四君子湯

    4. 在四君子湯證的基礎下,要讓氣機往上,+黃耆,要讓濕氣下行,+赤茯苓,薏苡仁

    5. 為什麼加黃耆之後,可以讓氣機往上呢?(其實氣機往上宣通的目的,就是要恢復流動性,氣機宣發之後的下一步就是肅降。)可以再進一步理解黃耆的作用。請大家往下看黃耆本經疏證的摘要。

👉🏼四君子湯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)

四君子湯

治榮衛氣虛,臟腑怯弱,心腹脹滿,全不思食,腸鳴泄瀉,嘔噦吐逆,大宜服之。

 人參(去蘆)甘草(炙)茯苓(去皮)白朮各等分 上為細末。

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通口服,不拘時,入鹽少許, 白湯點亦得。

常服溫和脾胃,進益飲食,辟寒邪瘴霧氣。

  • 從原典條文記載,可以拆解如下:

    • 病機:榮衛氣虛,臟腑怯弱

    • 症候指徵:

      • 嘔噦吐逆

      • 全不思食 (不想吃東西)

      • 心腹脹滿

      • 腸鳴

      • 泄瀉

    • 治療目標:溫和脾胃

    • 預期效果:

      • 進益飲食(食欲要能改善)

      • 辟寒邪瘴霧氣(可以視作提升免疫機能抵禦相關邪氣)

黃耆《本經疏證》摘要

黃芪:味甘,微溫,】無毒。主癰疽,久敗瘡,排膿止痛,大風,癩疾,五痔,鼠瘻,補虛,小兒百病,婦人子臟風,邪氣,逐五臟間惡血,補丈夫虛損、五勞、羸瘦,止渴、腹痛、洩利,益氣,利陰氣。生白水者,冷補。其莖葉,療渴及筋攣、癰腫、疽瘡。【一名戴糝,】一名戴椹,一名獨椹,一名芰草,一名蜀脂,一名百本。生蜀郡山谷,白水,漢中。二月、十月採,陰乾。(惡龜甲)

  1. 味甘,其氣微溫,直入中土而行三焦,故能內補中氣、中行營氣、下行衛氣。三者皆本於水穀,是三焦為營衛之本,脾胃之蒸腐變化,又為三焦之本。黃芪一源三派,濬三焦之根,利營衛之氣,故凡營衛間阻滯無不盡通,所謂源清流自潔者也

    1. 濬,ㄐㄩㄣˋ,有疏通的意思。[參考來源]

  2. 黃芪專通營衛二氣。升而降,降而復升,一日一夜,五十周於身,升即降之源,降即升之根。凡病營衛不通,上下兩截者,惟此能使不滯於一偏,此即非升非降之謂也。

👉🏼本期電子報小結

電子報每次讀一些,一次一些小知識點,要怎麼樣讓自己讀完後更有印象呢?推薦大家,就是寫下自己讀後的聯想,譬如想到自己曾經有應用過的病例,或者曾經讀到書的某些片段是否跟本次的內容作呼應。然後將這些聯想,寫進自己的日誌或者是數位筆記,因為這是屬於「提取」的練習,常常練習就會在大腦裡面加深學習的架構。這可以說是類似重訓一樣,一直持之以恆的練習,就會不斷地加強自己提取能力的「思考肌肉」,而這是在我們臨床上診時,常常要做出判斷,需要提取曾經所學的關鍵能力。

不用等到上診,現在平常就可以練習了。譬如:

  1. 今天的電子報內容在講什麼?

  2. 我有沒有曾經使用過四君子湯或黃耆的心得?

  3. 我有沒有在哪本書看到過,覺得不錯的內容可以調閱出來?

240229.Frank Lee.

請填寫問卷回饋意見,協助我繼續調整電子報內容!謝謝大家的回饋與填寫,讓我後續調整電子報的動力。

👉🏼臨床驗案參考

看似平凡的處方,如果用得恰當的話,常常會有佳效。

中醫治療慢性腹膜炎的病例報告

曾建霖(Tseng Chien Lin);吳瀚德(Wu Han-Der)

《中醫內科醫學雜誌》 20卷2期 (2022/12) Pp. 19-30

感謝您支持電子報的運作~

**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,目前維持電子報發送平台一年的經費已募得約100%,感謝大家的鼓勵!

目前電子報因為大家的支持預計持續發刊到52期!

如果您喜歡電子報內容,歡迎您以贊助一杯咖啡的方式支持。您的支持將幫助我繼續提供優質的寫作,並支持平台的營運。謝謝您的鼓勵與陪伴!👇🏻👇🏻👇🏻

中醫的眼睛,學習觀看。

中醫的耳朵,學習聆聽。

中醫的心,學習發現生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