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118-W03)第18期

本期內容:外感與內傷的區別

從《刺志論》我們可以看到外感內傷干擾身體的雛形。

🎅 前言

各位熱愛中醫學習的夥伴大家好,我是這份學習週誌的撰稿人Frank Lee。這是第18期學習週誌,這期是2024年的第3週。

前幾期正在閱讀《慎柔五書》,目的是每週會將著作的內容+自己閱讀的摘要,想到的重點與臨床相關筆記寫給大家參考。也歡迎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,如果有什麼想法的話,可以回饋在意見欄裡面。

上一期仍有同學反應較難,為了讓大家更好了理解目前的研讀內容。這一期,要先來聊聊幾個觀念。

什麼是外感?在臨床上的重要性為何?

  1. 曾經聽過劉定明老師分享一個老中醫的口訣:「萬病皆由感冒起,治療總由脾土胃」。這句話強調的就是很多病,都是由感冒(外感)入侵開始,而經過某些病程,越來越進來身體的深層,就會開始衍化成各種病況。

  2. 這個由表層到身體深層的觀點,同樣也見於內經《陰陽應象大論》:「故邪風之至,疾如風雨,故善治者治皮毛,其次治肌膚,其次治筋脈,其次治六府,其次治五藏。」這句話就是強調病邪入侵的層次,如果在越表層先處理,當然會最理想。

  3. 從這個角度來看《傷寒論》,幾乎都是相關的命題,先了解太陽病的病種,然後其亞型(中風、傷寒、溫病)等等,然後隨著病程的進行或誤治(汗吐下等)開始進來身體的深層之後,就伴隨著不同的考量點與解法。

  4. 下圖以《傷寒論淺注》圖解桂枝湯的加減為舉例。請注意橘色代表身體的層次。

    從「部位」的關鍵字,來進行桂枝湯處方的加減整理。

什麼是內傷?

  1. 內經的脈絡就已經很清楚了。以下列出內經的虛勞相關條文。

  1. 勞的種類

    1. 精神上的勞

      • 目者,五藏六府之精也,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,神氣之所生也。故神勞則魂魄散,志意亂。《大惑論》

    2. 作息上的勞

      1. 勞所傷:久視傷血,久臥傷氣,久坐傷肉,久立傷骨,久行傷筋,是謂五勞所傷。《宣明五氣》

    3. 飲食上的勞

      1. 人飲食勞倦即傷脾《本病論》

  2. 勞的病理影響

    1. 勞則氣耗《舉痛論》

    2. 陽氣者,煩勞則張,精絕辟積,於夏使人煎厥。《生氣通天論》

    3. 帝曰:陰虛生內熱柰何。歧伯曰: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。《調經論

    4. 故飲食飽甚,汗出於胃。驚而奪精,汗出於心。持重遠行,汗出於腎。疾走恐懼,汗出於肝。搖體勞苦,汗出於脾。故春秋冬夏,四時陰陽,生病起於過用,此為常也。《經脈別論》

  3. 勞的治療原則

    1. 形不足者,溫之以氣,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。 《陰陽應象大論》

  1. 首先是虛勞的種類可以分成三種:精神,作息與飲食。譬如「神勞則魂魄散,志意亂」這一個跟《上古天真論》的「御神」原則相呼應;作息上勞也講得很清楚,「久」x「視」、「臥」、「坐」、「立」、「行」,時間過久加上某種使用行為,各自所傷的相應身體層次,都有提醒;飲食上的勞倦,則傷「脾」(消化系統)

  2. 勞的病理,這幾句也可以給我們一些提示。

    1. 首先勞會耗「氣」。

    2. 陽氣過度使用的形式,向量會往上往外。這時候會導致精微物質無法正常布散,代謝廢物無法很好的宣降,導致各種積的發生。

    3. 陰虛生內熱的此條,可說是虛勞的關鍵病理。值得細看病理流程。

    4. 「生病起於過用」提綱了虛勞病的原因。在臨床上要去找「過用」的要素。

  3. 「形不足者」,要「溫之以氣」,考慮怎麼增加身體動力灌流的能力。「精不足者」,要「補之以味」,要思考材質的補充。這是治療與用藥加減的大原則。

注意味有所藏,以養五藏氣的路徑。是理解「補之以味」作法的生理關鍵。

👉🏼本期電子報小結

  1. 《醫宗金鑑》四診心法有一段可以作為簡要對於外感內傷的區別參考:

    四時平脈,緩而和勻,春弦夏洪,秋毛冬沉。
    【注】此言四時各有應見之平脈,必皆不疾不徐,緩而和勻,始為四時不病之脈也。

    太過實強,病生於外。不及虛微,病生於內。
    【注】外因六氣——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之邪,脈必洪大緊數,弦長滑實而太過矣。內因七情——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之傷,脈必虛微細弱,短澀濡芤而不及矣。

    飲食勞倦,診在右關,有力為實,無力虛看。
    【注】凡病外不因六氣,內不因七情,為不內外因,內傷飲食勞倦也。飲食傷胃,勞倦傷脾,故診在右關。飲食傷形為有餘,故右關脈有力。勞倦傷氣為不足,故右關脈無力也。

    三因百病之脈,不論陰、陽、浮、沉、遲、數、滑、澀、大、小,凡有力皆為實,無力皆為虛。經曰:諸陽脈按之不鼓,諸陰脈按之鼓甚。此之謂歟!

  2. 所以在臨床上首要先分外感六淫,內傷包括七情與飲食勞倦。總體來說可以分有力與無力來分虛實,但各自細項,還要進一步鑑別,譬如六淫的症候,或七情飲食勞倦各自的症候為何。電子報在閱讀的《慎柔五書》就是在專論內傷這個範疇。

  3. 希望本期的內容,能夠幫大家更好的釐清讀後續《慎柔五書》的相應觀念!

祝大家臨床常樂,學習愉快!

240118.Frank Lee.

如果想要回看或複習前幾期的話,請參考這個連結:

請填寫問卷回饋意見,協助我繼續調整電子報內容!謝謝大家的回饋與填寫,讓我後續調整電子報的動力。

感謝您支持電子報的運作~

**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,目前維持電子報發送平台一年的經費已募得約100%,感謝大家的鼓勵!

目前平台會預計持續發刊到52期!

如果您喜歡電子報內容,歡迎您以贊助一杯咖啡的方式支持。您的支持將幫助我繼續提供優質的寫作,並支持平台的營運。謝謝您的鼓勵與陪伴!👇🏻👇🏻👇🏻

中醫的眼睛,學習觀看。

中醫的耳朵,學習聆聽。

中醫的心,學習發現生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