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104-W01)第16期

本期內容:慎柔五書4 - 金衰因於火盛,火盛則水虧,當補脾以養金,則水自長

新的一年,持續學習。因為相信,所以盼望。

🎅 前言

各位熱愛中醫學習的夥伴大家好,這是第16期學習週誌。新的一年已經來臨,這期是2024年的第1週。

我是這份學習週誌的撰稿人Frank Lee。目前正在閱讀《慎柔五書》,才剛開始,如果還沒跟上的話,建議大家可以先複習前面幾期電子報喔!目前每週會將著作的內容+自己閱讀的摘要,想到的重點與臨床相關筆記,呈現給大家。也歡迎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,如果有什麼想法的話,可以回饋在意見欄裡面。

一樣從本週佳句開始分享給大家:

「為什麼緩慢的樂趣消失了呢?……那些民謠小曲中所歌詠的漂泊的英雄,那些游蕩於磨坊、風車之間,酣睡在星座之下的流浪者,他們到哪裡去了?」 他以捷克的一句諺語,將他們「溫柔的閒暇」以一個定義來比喻:「悠閒的人是在凝視上帝窗口。凝視上帝窗口的人不無聊,他很幸福。」

《緩慢》米蘭.昆德拉

想到這句,也想到平日在研讀典籍的時候常常會帶有一種焦急與實用性的取向,試圖想要將文句中可拿來實用的部分給萃取出來。但有時候其實也需要時間與火後的等待,給自己一些「緩慢的樂趣」來凝視古人所傳承下來的典籍窗口。就像是沖咖啡要等候不同的風味,需要一些時間是一樣的道理。也希望藉由學習中醫,漸漸理解這門學問,可以帶來幸福與意義的熟成要素。有些疑點跟難題,可以藉由跟人討論,或者時間思考,就會逐漸冒出不同的發想與風味。

祝大家新年愉快,臨床常樂,本期閱讀與學習愉快!

240104. Frank Lee.

師訓第一

凡兩手俱數,大便燥者,八物湯。

洪大有力,地黃湯1

無力,大補湯2

內傷,寸脈大於尺脈,此陽盛脈也,宜用保元湯3加歸、芍引下,則大脈去,而陽氣亦內收矣。此從陽引至陰分之法。

(用意甚是而藥不合,耆升胃陽,歸升肝陽,非能降也。凡引下法有三:有直用清肅,有從下滋填,有從下溫補,更有宣其上而大氣自降者,各因其病本也。)

  1. 地黃湯,查了一下《慎柔五書》原文,沒有找到。另外一節,紀錄是這樣的:凡癆疰病,須用金銀藤葉煎湯藥。如肺虛,加保元、五味子;心脾虛,歸脾湯。六脈俱有火而虛,八珍;脾肺虛,補中;腎脈洪大,地黃湯。

    1. 從這邊可以推論地黃湯的脈,是腎脈洪大

    2. 是否是六味地黃丸的變法?可能待查

  2. 可能是指十全大補湯

  3. 保元湯是慎柔五書的高頻處方。以下先列出相關段落,方便一次綜覽其想法:

    1. 保元湯

      人參(一錢) 黃耆(炙,一錢五分) 甘草(炙,一錢;生,三分) 加煨姜(三片) 黑棗(二枚,去核)

      水二茶盅,煎八分,空心服。

    2. 嘗醫新病,或痢或雜病,初時有邪,脈浮數。用按脈病藥數劑,數脈即退,病亦向安。再數劑,即倦,脈反覺浮數,此時不可謂尚有邪也。蓋邪退而神氣初轉,故浮,只宜保元湯養元氣。浮數之脈,得微汗而退,此乃陽氣升,元神足,而邪自退之法也。倘不識此,仍以祛邪之藥治之。精神日損,肌肉日消,久之變為虛勞矣。

      1. 這邊在臨床上,很常見新冠等熱病後期,會注意虛勞系列的病機,然後留意津液的耗損程度,以及是否屬於這邊提到的保元湯系統。(臨床上比較方便的作法,可以考慮生脈散+黃耆)

    3. 凡補瀉法,瀉其有餘,因不足者瀉之;補其不足,因有餘者補之。譬如木盛,因於肺虧,當瀉南方以制肝,使火無相剋,則肺自清。金衰因於火盛,火盛則水虧,當補脾以養金,則水自長。

      1. 蓋土常不足,最無有餘。氣血貴於中和,偏勝者乃邪傷也。瀉其有餘,是瀉邪也;補其不足,是補正也。

      2. 氣有餘者,非氣也,火也。初因氣不足,漸化為火,燒爍真陰,為害滋大。

        1. 這裡提到兩種狀況:

          1. 氣有餘便是火

          2. 氣不足+時間因素(漸),變成火證。這種狀況會「燒爍真陰,為害滋大

      3. 人之一身,以血為主,血以氣為先,(二語似平淡而超卓千古,前人重氣不重血,西人知血不知氣。人之百骸五臟,由血長養,而氣所以運化,夫血以遂其長養也。悟此乃能養生,乃能制病。

        1. 括號裡面是慎柔電子版的註解,不過目前不知道是誰注的^^; 當作存參

        2. 這裡提到兩個重要的觀點,一:血長養百骸五臟,二:氣要能夠運化血才能推動血長養的作用。

        3. 我自己的記法,是血跟「功能」相關。參見素問五藏生成篇:「故人臥,血歸於肝,肝受血而能視,足受血而能步,掌受血而能握,指受血而能攝。」,這裡強調的是血到達該到達的部位之後,從「功能」上的作用,譬如看東西,行走的能力,手握的能力,取物的能力,可以藉由評估血走到該處是否良好。

        4. 我們請GPT幫忙進一步解釋一下。(在讀生成式AI的文字時,可以學習用自己理解的理論,來檢視其中是否有出自於幻覺的問題,進行閱讀。也當作是一種練習。)

          GPT4
          
          循環系統的基本功能和作用: 循環系統通過血液運送氧氣和營養物質到身體各部分,同時也幫助移除代謝廢物。這對維持身體各系統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。
          
          循環系統與其他系統的相互依賴性: 例如,神經系統需要充足的血流來保持神經細胞活動和信號傳導;肌肉系統在活動時對氧氣和營養的需求增加,這需要循環系統有效地提供。
          
          循環系統在疾病中的作用: 如果循環系統出現問題,如血液供應不足,可能導致神經功能障礙、肌肉無力等症狀,這顯示了循環系統對整體健康狀態的重要性。
          
          因此,從中醫的角度看,血液的功能與現代醫學中的循環系統密切相關,而這種理解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認識人體的生理機制和疾病的形成。

          反映了循環系統對於維持這些功能的重要性

      4. 當補血中之氣,四物加肉桂;補氣中之血,保元湯加減

      5. 治病不可忘血,亦不可忘氣。忘血則四肢不能用,忘氣則體無管攝,平和之藥,氣血疏暢,宜多不宜少;寒熱之藥,不過卻病,宜少不宜多,多則大傷脾胃。

        1. 這裡的觀點強調,氣血要疏暢的觀點,以及注意寒熱之藥要注意脾胃的顧護,注意使用時長

      6. 虛中有實,正虛生實邪;實中有虛,實邪由虛致。實以瀉為補,虛以補為瀉。言不能盡,學者研究之可也。

      7. 東垣《脾胃論》盛衰用藥禁論,豈可不熟讀乎?

        1. 這裡指的應該是脾胃論裡面的「脾胃盛衰論」,以後有機會放進來給大家參考。

    4. 癆瘵脈,酉、戌時洪盛,寅、卯時細弱者,陽氣虛陷也。忌服苦寒,損其陽氣,當以助陽之劑,復其寅卯之位,微加瀉陰火而已。若服寒涼,證雖大減,脈反加數者,陽郁也。(朝暮異脈,而朝細暮洪者,振陽分之陽,滋陰分之陰;朝洪暮細者,斂陽分之陰,溫陰分之陽。)

      右脈大,用保元湯;左脈大,用六味湯。不減,若燥者,以栝蔞、生甘草散潤之。

👉🏼本期電子報小結

「夫男子平人,脈大為勞,極虛亦為勞。」《金匱要略》裡面就為我們提示了,在虛勞病候的脈象有兩種反差,一種是脈大,一種是極虛。這兩種都有可能是虛勞系列的脈象表現。

而臨床上容易忽略的,就是將「脈大」這類只認作火證,卻忽略了還有一類是屬於虛勞系列導致的脈象代償,也會有「脈大」的表現。

如本節的八物湯,「兩手俱數,大便燥」,如果單看脈與症候的話,很容易當作是亡津液的陽明腑實症。有了虛勞病種的概念,就會給我們在臨床上的判斷,多一種病機鑑別的可能性。

祝大家本週學習愉快,也預祝大家新的一年快樂!我們下週再繼續閱讀《慎柔五書》!

240104.Frank Lee.

👉🏼延伸閱讀

請填寫問卷回饋意見,協助我繼續調整電子報內容!謝謝大家的回饋與填寫,讓我後續調整電子報的動力。

感謝您支持電子報的運作~

**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,目前維持電子報發送平台一年的經費已募得約100%,感謝大家的鼓勵!

目前平台會預計持續發刊到52期!

如果您喜歡電子報內容,歡迎您以贊助一杯咖啡的方式支持。您的支持將幫助我繼續提供優質的寫作,並支持平台的營運。謝謝您的鼓勵與陪伴!👇🏻👇🏻👇🏻

中醫的眼睛,學習觀看。

中醫的耳朵,學習聆聽。

中醫的心,學習發現生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