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Frank Lee的中醫學習週誌
- Posts
- 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926-W39)第50期
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926-W39)第50期
本期內容:慎柔五書34 - 宜溫而寒,用香蘇散解之
👉🏼本期前言
大家早安,本期為 Frank Lee's中醫學習週誌(240926-W39)第50期,這期我們繼續閱讀《慎柔五書》的段落。目前預計本週刊發行期數52期。
本週佳句跟大家分享:
給同道學好脈診的第一個秘訣是,選擇一個你最相信的系統,從一而終。唯有如此你的把脈結果才能前後比較,進而才有可能和病證連結,賦予臨床意義,也就是脈象的解讀。這就像天文望遠鏡必須有一套座標系統,如果每次座標系統都不相同,相同的一顆星星,永遠被誤以為是另外一顆星,這樣的宇宙永遠是混沌的。
.....臨床的工作上,真象何在沒有人曉得,所以醫者不用太在意精確度,而應追求準確度,如此臨床經驗方能有效累積。就好像北極星,是人們說它在正北方。它是否代表正北方不是那麼重要,重要的是,每次您都能用同樣的方法找到它,這樣其他的事物才能因它而各安其位。
以前沒有記錄文獻來源的習慣,只知道這是出自於《研精醫訊》某期,一個前輩學長寫的一段文字,到現在臨床後,還是很受用。
特別是去天文館的時候,看到座標系統,就更能夠體會這件事情,診脈也需要一個能夠反覆參考的座標,即便是最基礎的:寸-上焦,關-中焦,尺-下焦,反覆驗之於臨床,自己慢慢收集心得,都能夠讓我們有所體會。
臨床經驗要能夠如何有效的累積?這是值得我們在往後的臨診生涯中,慢慢思索的一個環節。
👉🏼慎柔五書本文34- 宜溫而寒,用香蘇散解之
凡四時之令,皆有寒熱溫涼,有及時來者,謂之正令1 。 譬如春宜溫而反寒,謂之不及;春宜溫而先熱,謂之太過2 。 宜溫而寒,用香蘇散解之3 。 如當春得正令,夏初反復嶛峭,其春初之令未除也,猶宜香蘇散解之4 。 |
|
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
香蘇散
治四時瘟疫、傷寒。
香附子(炒香,去毛) 紫蘇葉(各四兩) 甘草(炙,一兩) 陳皮(二兩,不去白)
上為粗末。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,熱服,不拘時候,日三服。若作細末,只服二錢,入鹽點服。(嘗有白髮老人授此方與一富人家,其家合施,當大疫,城中病者皆愈。其後疫鬼問富人,富人以實告。鬼曰:「此老教三人矣,稽顙而退」)
香蘇散文中裡面有一個小故事,請chatgpt發揮一下 XD
在一個春寒料峭的夜晚,城中的街巷寂靜無聲,只有偶爾的風聲拂過破舊的屋檐。這是一個不平靜的年代,瘟疫肆虐,死亡的陰影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。家家戶戶都將門窗緊閉,生怕不幸降臨。
在城南的一座大宅中,燈火依舊通明,這是城中富人李家的宅邸。雖然瘟疫已經襲來,但李家似乎沒有遭受太多的波及,這讓鄰里們感到奇怪與羨慕。傳言說,李家有一個神秘的偏方,能夠避開瘟疫。人們四處猜測這個方子從何而來。
李家的大少爺李信本是一個性情溫和的青年,自小在父親的庇護下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。可瘟疫的到來改變了一切。每天,李信都能從宅邸高高的圍牆內聽到外頭的哭泣聲和咳嗽聲。這個原本繁華的城市,如今彷彿成了一座死城。
就在一個月前,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悄然來到了李家。那天,老人裹著一身破舊的灰色布袍,背上背著一個簡陋的藥籃,走在被風吹得空蕩蕩的街道上。他敲響了李家厚重的大門,李信親自應門。
老人望著李信的眼睛,目光深邃如古井。他說道:「年輕人,這場瘟疫無人能倖免,你可願聽一個秘方來救家人?」
李信愣了一下,心裡雖然對眼前這位陌生老人充滿疑惑,但出於禮貌和內心的擔憂,他還是恭敬地請老人進屋。老人進入大廳,坐在一旁,靜靜地看著桌上的一盞茶,然後開口道:「我教你一個方子,名為『香蘇散』。若用此方,瘟疫之氣將無法入侵。」
隨著老人的低語,李信在紙上記下了方子的配方:香附子、紫蘇葉、甘草、陳皮。老人詳細解釋了每一味藥材的作用,並囑咐李信,要每日三服,不拘時候。
「這方子並非凡物,」老人看向窗外,天色已經漸漸昏暗,遠處的瘟疫似乎離得更近了。「此方我只傳過三人,能夠救人於危難,但你必須心存仁愛,切不可將此方私藏。」說完,老人站起身,轉身消失在夜幕中。
李信不敢怠慢,立刻命家中仆人開始煎藥。從那天起,李家上下每日服用香蘇散,果然,瘟疫再也未曾染上這個家庭。消息漸漸傳開,城中的百姓們紛紛向李家求助。李信秉承老人的囑託,慷慨地將方子告訴每一個前來求救的人。
隨著香蘇散的廣泛使用,原本已陷入絕望的城市逐漸恢復了生機。那些曾經被瘟疫擊倒的家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,城中的人們對李家感恩戴德,將他們視作救命恩人。
然而,好景不長。有一天,李信在夢中見到了一位瘟疫鬼,它面色蒼白,雙眼深陷,散發著令人恐懼的氣息。瘟疫鬼站在李家的門前,冷冷地盯著李信,問道:「你為何知道如何對抗我?」
李信在夢中誠實地答道:「這是白髮老人傳授給我的方子,他說可以救人於瘟疫。」
瘟疫鬼聽完,竟沒有惱怒,而是微微點頭,露出一絲冷笑:「此老人已教過三人,你是最後一個,今日得知此事,我無話可說。」它說完,低頭稽顙,隨後消失在黑暗中。
李信猛然驚醒,發現天已大亮,而夢中的恐懼感仍未完全散去。他深知,這方子的神奇力量背後,或許有更多未解的秘密。而白髮老人究竟是誰,為何只教三人,這一切彷彿都被笼罩在一層神秘的迷霧之中。
自那天起,瘟疫逐漸退去,城中的人們開始重建家園。而李信依然時常想起那位白髮老人,和那個帶著無盡寒意的夢境。
👉🏼本期電子報小結
故事會讓人印象深刻,而回想行醫的歷程,也常常是某些案例有些故事性,才讓人記得。行醫可能不一定是一件快樂的事情,比較接近苦樂參半。但過程中,如果能夠在一邊的靜默行醫之中,了解自己怎麼幫助患者的,越來越清楚這樣的理路,或許就是學習這門學問的福氣。
希望本期也能夠讓大家有所收穫喔!
240926.Frank Lee.
中醫的眼睛,學習觀看。
中醫的耳朵,學習聆聽。
中醫的心,學習發現生機。